2022⎜冬
Hubo⎜Achg Design
Location: BEI JING
地址:中国,北京
今天想跟各位聊聊关于面试如何缓解焦虑情绪的问题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找工作,就找我来询问设计师面试的事情,我就让他们拿回来了很多面试录音给我听,听的我是尴尬症都犯了,回答问题没有逻辑,讲不出来重点,车轱辘话来回说。面试官只是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比如说你们设计侧的体验度量是你来主导的吗?他的回答是,“我们团队有很多设计师,每个人分工不同,每次leader让做什么,我们都会提前预约会议室一起讨论”
面试官接着问了一句,所以到底是不是你主导的?我听录音都能脑补出来,整段面试录音45分钟,面试到后半段,面试官都跟他说,你不用紧张,正常回答问题就可以。但是很多同学他就是不理解什么是正常回答问题?
我在给这帮朋友解答,面试问题应该如何回答问题,收到最多的反馈就是,能不能让我当他的嘴替之类的。其实我一直在思考,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这个并不是有一张会说话的嘴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你要具备一种不纠结、不拧巴、可以保持稳定输出的状态
很多朋友跟我说,他内向,社恐,不善与人沟通,各位有没有想过,其实这个并不是你的原因,其实我也是个内向跟自卑的人,事实上绝大多数学习特别好的孩子,越是学习好的孩子越被教育成一个内向的人
举个例子,我们在上学的时候,班里面总会有一个爱接老师话茬,就喜欢跟老师对着干的坏孩子,但是你会发现就是那些坏孩子,他们才是擅长跟人说话像个屁溜子,什么话题都能聊,什么梗都能接住的人,越是好孩子越被教育成不要乱说话,在课堂上不能驳老师的面子,要顺老师的话说,否则你就会被老师看不起,被老师歧视,点名叫你起来回答问题,回答不上来就要罚站。
所以,有的时候回答问题这件事就变成了一种惩罚,但是,其实我经常会在海外平台上instagram、twitter上更新我的作品,我就会跟很多外国人沟通,他们经常跟我说他们特别不理解,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与人沟通,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件事会被称为,叫冒犯,这件事情不应该是被值得鼓励,反而我们会认为是一种不礼貌,所以绝大多数你从小所积攒出的那种所谓的自卑或者不敢与人沟通这件事情,其实是被教育出来的,既然是被教育的,这件事就能改过来
一、多面试、多练习
所以你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反反复复的尝试,才能把一个根深蒂固了二十几年的习惯,改成一个新习惯,首先你要明白,就是你去面试,你跟面试官之间大概率是不太可能再有第二次接触的,你跟面试官就是一面之缘,就算你入职了,不再接触也是有很大可能的,因为面试你的可能是跨部门的领导或者级别特别高的管理层
更别说你还不一定入职这家公司,所以你可以大胆把他当做一个工具人,练习你的沟通能力,你先尝试你说话最怼人的边界在哪?肯定会有同学会说,那我这不就没工作了吗?放心,就是你可能会因为这么做丧失几次工作,但是你会收获到更好更多的机会,拉高你的收获上线,而且我说句不好听的,你百依百顺,顺着他说就能有工作了么?
我有这样一个朋友,他是那种特别典型的捧哏型人才,他所表现的状态就是那种,学到了,好厉害,您说的是对的,您太棒了,结果他面试了10家公司一个都没过,为什么?
就是因为面试官觉得我招你过来以后我还得教你,还得陪你成长,而其实我想招的是一个伙伴,让你来是让你展示你的专业能力。就比如,你玩王者荣耀,刚开局就有一个人说,我很菜,求大神们带带我,听起来这个人确实很谦虚,但是另外一个人说,我这把绝对carry,看我输出你们四个躺好就行了, 这两个人你更想跟谁玩?其实是一个道理,面试官会觉得我花钱雇你来,是让你展示的业务能力的,而不是花钱雇一个捧哏的人,所以这个点千万别想歪了,大量练习是可以解决这个事情的
二、多复盘、多迭代
第二个点就是复盘,我们只有复盘才能听出来自己的问题,我在听绝大多数朋友的面试录音的时候,他们根本都没有注意到自己说那个话是不对的,比如说,面试官觉得他各方面都特别好,然后他突然来了一句,我觉得您特别像我姐,我当时真的是双脚抠出来了一副麻将牌,面试官其实是认为他能力很强,想先加个联系方式,后续有啥问题能及时沟通,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说出来,您特别像我姐这句话, 到最后面试结束了听面试录音,我问他你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他一脸蒙,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会说出这种话,找工作就找工作,认什么姐姐啊
所以这些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是可以在复盘中打磨出来的,事实上我也推荐各位可以写一个演讲大纲,你不一定事无巨细的到每一句话,但基本上你要说的话,它常见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梗概,围绕着这个框架说一般都不会出错。但是这些东西一定要在你面了几次试之后,因为你是没有办法预估,面试官都会问你什么问题,尤其是你刚面了一家公司,等你面多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们问的问题都差不多,我自己面了三四十家公司,后来所有的面试基本上也就都八九不离十了。
三、多调查、多研究
第三个,也就是一定要做好面试前的准备,研究一下这家公司的经济状况,业务结构。试想一下是你对他的了解多,还是他对你的了解多,你有什么好紧张的,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什么谍中谍或者顶级黑客的故事,他们黑入一个组织,随便扮演一个什么保安,维修工人,还跟周围的人侃侃而谈的时候,大家都查不出察觉不出来他是假扮的,去卢浮宫偷一个宝贝,就跟回自己家一样,因为他们提前研究过这个人所在的角色形象,研究过这个人所喜好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去这家公司,提前罗列出来一切不受控制的因素都有什么,把它们变量控制的越少越好,你的紧张度就会变低,你就会更有弹性,所以可以的话,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了解这家公司的范畴,公司的竞品,公司成立时间,公司的主营方向和产品最近的几个版本都更新了啥,这些东西都能从七脉数据里查的到
当然还得给大家提个醒,如果可以的话,也去查一查面试你的这个人的社交账号,比如IG,Twitter,他的微博,举个例子,比如他很喜欢猫,你甚至可以在作品集里边加一些猫的元素,在面试之前提一嘴,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猫,所以我就专门去放了一个这样的设计点在里面,当你引导他说出来他也喜欢猫,也养了很多猫的时候就非常加分,整个面试环节的弹性就出来了
这些都不是你靠运气能碰上的,你真有心去研究一下,何必靠运气呢。你也可以把面试理解为,我们在追求它们,提前做准备肯定是特别好的,当个海王保证自己吃不了亏
最后就是,你做的所有准备,切记要考虑成本。有朋友可能会问,是每一家公司我都要这么认真对待么?不必,我只是想说,如果这家公司,是你做梦都想去的一家公司。请务必把所有招数都使出来,而且要用好。先拿小公司练手,把自己变成一个非常有弹性,比较完整的状态,再去攻破你的目标